Saturday, June 27, 2020

放空日--玩樹葉

  期末成續表發下來了,媽媽喜歡A,不喜歡C,三隻羊卻送來共4個C。成續表上的4個C換來沒得打機兩星期。大哥居然還寫信告訴外公說拿了2科C很倒霉(媽媽讓他們給公公婆婆寫信練中文)。外公回他是到底是倒霉還是不小心?哥哥回信坦透說其實是沒有用心學習。暑假開始,馬馬虎虎的成續表,因弄丟學校借的書又要賠上零用錢;沒得去旅行,還要上媽媽的課,還要常被批評; 好朋友還離開了烏干達,連機都沒得打,大哥在給公公婆婆的信中說"對對對,很多的對,我真的很傷心⋯⋯家裡氣氛很不好"(請諒解他們的中文水平,他應該是想說他在家裡覺得慘豬豬)。面對少年大哥,放假除了喜歡埋在小說裡,偶然和弟妹打鬧一下,媽媽總覺得他沒神沒氣,缺少了點熱誠,問題出在哪媽媽也不知道,難道只是因為不讓打機嗎?也許是好朋友走了?真希望孩子們除了我們,能有他們的屬靈導師,可以陪他們瘋狂玩一下,和他們談心,和他們禱告。原本有的,校牧正是他好朋友的父母,但他們一家上兩星期回美國了,也許我們應該要開始好好為孩子的屬靈導師這事禱告。

     「今天不用上網課,給你放空吧!」
     「什麼是放空?」
     「就是沒有媽媽安排的時間表,你可以作你自己想作的事。」
     「可以不練笛?」 「可以!」
     「可以打機?」  「還不到兩星期,SORRY!」 

     就在孩子的「放空日」,孩子們在家裡玩起樹枝來,他們砍樹枝,搭小屋,和兔仔一起躲在一起吃餅干,小的玩的好開心,大的可以砍樹點火也很開心,我們很高興看見大哥也願意和弟弟妹妹一起"傻"。如果天天都是「放空日」,孩子會自覺去練琴,去學中文嗎?不會的,應該不會的吧。孩子天天放空,媽媽天天放不下?







看著孩子們玩樹葉玩木頭,很享受。是否因為大自然與孩子就是最美麗的畫面,那麼,孩子在打機、玩手機的樣子呢?就是不好嗎?我們對孩子用手機和朋友聊天,玩聯網遊戲一直有顧慮,但當孩子告訴我們,在遠方的朋友平安下飛機了,又或是羨慕地說朋友剛從海邊回家; 當我們看見孩子在和6年未見的德國朋友一齊在FORTNIGHT互相掩護打敵人,一起上山下海時,也許我們需要想想他們現在和朋友的相處方式和我們當年是不一樣了。他們不可以和同學放學後約去吃麥當奴,去逛街,他們很難能在一間學校一起成長到畢業,要朋友道別是每年都發生的事。上兩星期我問大哥,又一個好朋友要走了,你難過嗎,要他走之前載你去道別嗎?他說,已經是第三個了,不用了,反正可以用手機繼續聯繫。也許,要幫助孩子控制用手機時,要多考慮一些。總不能讓他們天天玩樹葉吧。

Tuesday, June 9, 2020

羊爸的講章 大衛皇朝故事 第一講 《人在江湖中,合神心意!》

寫在前面:
沒想過有生之年會經歷如此「全球化」的時刻,疫情為我們在非洲的生活摁下暫停鍵。本來就很慢的生活節奏了,現在還需再減速。改變給我們帶來很多的不便,但也催生了原本想做卻一直懶得做的事情。以前喜歡單靠著一張嘴,如今卻要不得不動筆。用文字寫稿、學習用新媒體傳遞信息等都不是羊爸喜歡的事情,但後來卻發現收穫比預期更多。
這個系列的講章要特別感謝 黃厚基博士所著【大衛皇朝:撒母耳記的神學詮釋】(校園書房出版社 2019年4月出版)給予的啓迪與幫助。讓羊爸與教會弟兄姐妹一同在研讀撒母耳記中,感受到正如書中推薦序所言「每一位用心閱讀撒母耳記的讀者,都能從本書中得到啓發與感動。這本不同凡響的神學注釋,勢必幫助弟兄姐妹更多認識撒母耳的豐富世界。」--特此予以向本書作者致敬。

人在江湖中,合神心意!
        —大衛皇朝故事 第一講 (撒母耳記下24章) 

撒母耳記是關於以色列歷史人物大衛的故事。作者從全方位的角度來描述的大衛的一生。有成功、也有很多的失敗。縱觀全書發現,作者為我們呈現的是一個【圓形人物】的大衛生平。”尤其是當故事來到尾聲時,我們會越來越清楚發現大衛非等閒之輩。他身經百戰、經歷無數江湖腥風血雨,政治生涯也經過幾起幾落的跌宕起伏。我們看到的大衛是一個心思細密,在人事鬥爭里運籌帷幄,對人心與人性了如指掌的不折不扣的政治軍事家;而同時聖經作者一再肯定他是一個合神心意,愛上帝的人。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雖然不見得擁有大衛一般的經歷,但也沒有活在世外桃源的理想中。而是如同大衛的世界一般,都面對著人性的爾虞我詐、江湖險惡,甚至稍有不慎就滿盤皆輸的局面中!

因此基督徒如何能夠像大衛一樣,一個擁有複雜性格的政治家,在充滿艱難險阻的江湖生涯中,卻仍重恩情、講信實,活出了合神心意的人生。我相信這一定是大家都渴望瞭解的。
因此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以撒母耳記系列,來看如何在江湖中活出合神心意的生命!

本週第一講,讓我們好像電視劇的倒敘故事一般,先從他最後的生涯描述開始,記載在撒母耳記最後一章,來看作者是如何總結大衛的一生。雖然我們不會如同大衛一樣的境遇,但都需要面對生命的總結。而人生中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沒有巧合,都與我們的命運與選擇息息相關。就讓我們一起先從大衛的晚年的故事開始吧。

當你翻開撒母耳記下第24章後,發現作者竟然以一場因為大衛決定數算以色列人口所招致的瘟疫之災做全書的結束。
我們要問的是,為何作者選擇用這場瘟疫做為撒母耳記的結尾呢?
這場瘟疫究竟是怎麼回事?而作者希望借著這樣的結局要告訴讀者的又是什麼呢?
請大家在開始進入下面的講解之前,先細讀撒母耳記下第241-25。然後讓我們再來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撒母耳記下24:
1 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們受害,說:「你去數點一下以色列和猶大的人數吧!」 2 王就對約押和跟隨他的軍官說:「你們走遍以色列各支派,從但到別是巴,數點人民,我好知道人民的數目。」 3 約押回答王:「無論人民有多少,願耶和華你的 神再增加一百倍,又願我主我王親眼看見。不過,我主我王為甚麼喜歡這事呢?」 4 但是王的命令約押和眾軍官不敢不從。於是約押和眾軍官從王面前出去,數點以色列的人民。 5 他們過了約旦河,就在谷中那座亞羅珥城的右邊安營。後來他們經過迦得,直到雅謝, 6 然後又到了基列和他停.合示地,再到了但.雅安,並繞過了西頓, 7 來到推羅的堡壘,以及希未人和迦南人所有的城市。最後,他們出到猶大的南端別是巴去了。 8 以後,他們走遍了全地,過了九個月又二十天,就回到耶路撒冷。 9 約押把數點人民的數目向王呈報:在以色列中能拔刀的勇士共有八十萬人;猶大共有五十萬人。

10 大衛數點了人民以後,良心一直不安,於是對耶和華說:「我作了這事,犯了大罪。耶和華啊!現在求你除去你僕人的罪孽,因為我作了非常糊塗的事!」 11 大衛早晨起來;耶和華的話臨到迦得先知,就是大衛的先見,說: 12 「你去告訴大衛說:‘耶和華這樣說:我給你三個選擇,你要選擇一個,我好向你施行。’」 13 於是迦得來見大衛,問他說:「你要國中三年(按照《馬索拉文本》,「三年」作「七年」;現參照《七十士譯本》翻譯;參代上21:12)的飢荒呢?或是要在你敵人面前逃跑,被追趕三個月呢?或是要國中有三天的瘟疫呢?現在你要想想,決定我該用甚麼話回復那差我來的。」 14 大衛對迦得說:「我非常為難,我們情願落在耶和華的手裡,因為他有豐盛的憐憫。不要讓我落在人的手裡。」
15 於是耶和華降瘟疫在以色列地,從早晨直到所定的時間;從但到別是巴,眾民中死了七萬人。 16 當天使向耶路撒冷伸手,要毀滅耶路撒冷的時候,耶和華就後悔降這災禍,就對那毀滅眾民的天使說:「夠了,現在住手吧!」那時,耶和華的天使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打禾場那裡。 17 大衛看見那擊殺人民的天使,就對耶和華說:「犯了罪的是我,行了惡的是我,這群羊又作了甚麼呢?求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吧!」
18 那一天,迦得來見大衛,對他說:「你上去,在耶布斯人亞勞拿的打禾場那裡,為耶和華立一座祭壇。」 19 大衛就照著迦得的話,正如耶和華所吩咐的,上去了。 20 亞勞拿往下觀看,看見王和他的臣僕正朝著他這邊走過來,就出去迎接,臉伏於地向王叩拜。 21 亞勞拿問:「我主我王為甚麼來到你僕人這裡呢?」大衛回答:「是要向你買這打禾場,好為耶和華築一座祭壇,使民間的瘟疫可以止住。」 22 亞勞拿對大衛說:「我主我王看甚麼好,就拿去獻上吧!看哪,這裡有牛可以作燔祭,打禾的器具和套牛的軛可以當柴燒。 23 王啊,這一切亞勞拿都奉給你。」亞勞拿又對王說:「願耶和華你的 神悅納你!」 24 王回答亞勞拿:「不!我一定要按價錢向你買,我不要用白白得來的作燔祭獻給耶和華我的 神。」於是大衛用五百七十克銀子,買下了那打禾場和牛。 25 於是大衛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獻上燔祭和平安祭。這樣耶和華垂聽了人們為那地的禱告,瘟疫就在以色列人中止住了。


第一 這場瘟疫是自然災害還是上帝作為?

24章一節開頭說:

耶和華再次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

撒母耳記這段描述帶給讀者很多困擾。比如 數點以色列人會令大衛得罪上帝,為何是上帝激動大衛去做的呢?而且既然是耶和華向以色列人發怒,關大衛什麼事,為何不直接像以色列人發怒降災就好了呢?

撒母耳記的作者寫作的對象是當時仍在被俘虜的以色列人。因此作者為解釋神的兒女以色列人為何會被敵對者俘虜尋找出原因,是因為出於上帝的刑罰。當然這樣的世界觀也是古代人通常用於解釋天災人禍、戰爭甚至亡國的普遍共識。
然而對於活在現今世俗化的我們,包括基督徒卻是很難接受這樣的觀念。我們通常會認為這些自然現象與人無關。但對於古時代的人們而言,瘟疫、大規模的傳染疾病之類的災禍,都與宗教有關。也就是都關於了上帝和祂子民之間的互動。

帶著這樣的理解我們就可以更深入明白接下來24章作者所要表達的信息了。

第二 大衛數點人數究竟錯在哪裡?

經文在2-9節的描述中,我們看到大衛的軍事司令官約押將軍在接到命令最初的直接反應是反對。於是委婉勸說大衛:【無論百姓多少,願耶和華你的神再加增一百倍,使我主我王親眼目睹。我王您何必喜悅行這事呢?

從約押將軍的眼中來看,大衛此舉就是勞民傷財,好大喜功。其背後動機就是王想要炫耀一下實力。而約押將軍的話正好喚起讀者思考撒母耳記上146節所說: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因此約押此刻對大衛的提醒就是:既然大王今天所擁有的一切,包括軍事力量、國民生產總值等,都是出於上帝。你為何還花這精力和時間去計算這些數目呢?
可惜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傾向依賴數目的多少來建立安全感和滿足虛榮心!

因此經文說,大衛完全聽不進去,仍一意孤行。就因為這一道命令,手下人就花了九個月零二十天來完成。歷代志還特別記載,約押故意漏算兩個支派,因為他很厭惡這做法。
結果就是當數字出現後,大衛就出現了內疚,後悔這事得罪了上帝。而上帝也透過先知之口告訴大衛要承擔的後果。那就是有三樣災難,你選一個吧!
那就是三年全國飢荒,三月你被敵人追趕,和三日全國瘟疫。

請留意最新中文聖經翻譯已將此處描述的「七年災荒」更正翻譯為「三年」,與歷代志上2112節記載相同。其中主要原因在於撒母耳記最早古代手抄本殘缺較為嚴重,很多字跡因年代久遠造成不少後續抄寫誤解)

人總是喜歡將安全感和成就感建立在數字上面。對於成功,我們總是傾向根據數字的多少來判斷。追求經濟效益、收入、產值成為今天人們生活的重心。但是,今天我們看到在追求流量、粉絲效應的直接後果,就是催生了大批看似光鮮亮麗,實則空洞淺薄、粗制濫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是形容這樣的現象。以致於有了「顏值」替不了價值,流量不等於質量的說法。對於這種趨勢,我們必須非常小心。 晚年的大衛,在飽經風霜過後,也不免落入俗套。而這給予我們每個人一記響亮的警鐘,驕傲與虛榮這個病毒,沒有人是免疫的。

新冠疫情給了全球帶來最大的危機感並非是死亡率,而是經濟衰退。尤其對我們身在海外的華人群體。封國封城行動除了帶給我們極大的不便之外,就是面對事業與收入經濟影響。然而我們仔細思考一下,有多少家庭會像我們身邊的貧民窟家庭一樣連吃飯的錢也沒有了呢?我們所面對的很可能是:準備好的歐洲旅行去不了;想要買的奢侈品不敢想了…….

但大家是否留意到人的幸福其實建立在某些小數字呢?
弟兄姐妹,當我們被禁足在家那裡都不能去的時候,你是否發現有時候數字越小好處越多:

我們的消費越少越輕鬆

你會發現很多以前必須要購買的,最近發現根本不需要。而當你減低消費時發現,你用來處理消費產品的精力就簡單。當你禁足在家時,發現原來你需要的衣服幾件就足夠了;你穿的鞋子,竟然天天都是那一雙;而你吃的、喝的,竟然真的可以如此簡單。

我們的負債越少越輕鬆

在疫情當下,需要支付銀行貸款、租金、支出越少的人,生活越輕鬆!為何我們負債累累,因為我們想要買房、買車、股票、基金,還有各種投資、理財。而很多在追求過程中,早已忘記量入為出、量力而行這個簡單道理。反而腦海裡早已被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成功慾望洗腦。每天被媒體渲染的所謂富豪榜吸引眼球,卻全然不理會他們背後的債台高築!看看疫情當下,有多少曾讓我們羨慕不已的企業家忽然一夜破產。當所有人都羨慕身家過億的馬雲時,你可曾記得他說:最幸福的人的就是有個小房子、有輛小車,有個好家庭!請注意,他最後提到的是好家庭!幸福的終極追求和最終來源於:好家庭!而保羅在提摩太前書所說: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第三 為何全國人民要因大衛的錯誤而受罪?

上帝給大衛的這三種選擇看起來都很不容易,但若仔細分析,當中還是有卻別的:三年的飢荒和三日的瘟疫都是全國性的災難,受影響的當然是老百姓;而看起來只有被敵軍追趕三個月是對大衛影響最大的。此處大衛顯得極為被動為難,他說:我很為難,但我寧願落在耶和華手裡,也不願落在人手裡!
這個決定的意思是什麼呢?表面看是大衛願聽上帝發落,但他內心真實想法還是表露無遺:他既不願再如過去許多日子被敵人終日尋索追命,也不願意一力承擔全民罪人!

導致的結果就是耶和華降瘟疫與以色列,民間死了七萬人。聖經說慘烈的狀況連上帝自己都看不下去。然後大衛說出:我犯了罪,行了惡,但這群羊做了什麼呢?願你的手攻擊我和我的父家。

讀者此刻心中肯定會想:你為何起初不選擇一人承擔,被敵人追趕三個月呢?這樣就不會連累以色列人死了七萬人了!

然而,這段經文給我們指出一個重要的反思:在面對災難時,不是找出一個罪魁禍首來定罪;而是讓所有人看到,我們任何人的決定都有代價。

人們面對殺傷力極強的流行病時,往往都喜歡試圖找出一個「罪魁禍首「來予以懲罰,認為這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但歷史給我們的反思是多數群體性災難都並非由某個人造成,而是需要整個社會和民族一起反省。

現代人傾向認為:「一人做事一人當。」 因此,我們對因一個人的犯罪而連累其他人一起受罪的觀念感到憤怒。 但是在聖經的世界觀中,我們都是彼此連接的:就好比保羅指出的一個身體雖然不同,但卻無法分割。 現在你們是基督的身體,每個人都是其中的肢體(林前1225-27)。這就好比中國人所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所做出的決定都會影響到周圍人的好壞。 甚至我們所謂的「私人」犯罪,都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效應。 罪不是孤立的行為,更不是純粹的個人問題;因為我們不是活在自己的孤島里; 相反,犯罪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行為。 因此即使是我們獨自一人,在房間「私密性」犯下的罪惡,也會影響到其他人。因為犯罪會影響我們,改變我們,也因此會改變了我們與其他人的關係。所有罪惡都必定會帶來後果。犯罪行為不僅對罪人有影響,對其他人也有影響。 這就是為何別人會因為我們的罪而受苦。
這就是犯罪行為和犯罪思想的本質。

上帝要在這裡向我們表明一件事:你的個人犯罪必定會對他人造成不利影響,其後果就是對他人的傷害。誠如古代諺語: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對於有人可能會說這是不公平的,而且上帝因為大衛的所作所為連帶懲罰以色列更不公平。
但是親愛的弟兄姐妹,你是否想過:如果神真的是如你所認為的「公平」,那大家現在都將應該呆在「地獄」里。 相反的,我們其實都在領受著自己並不配的恩典與憐憫。這就是保羅在羅馬書323所說: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因此神用忍耐的心寬容了人從前所犯的罪!

正如撒母耳記所描述的大衛,這位合神心意的人物,卻是一位充滿缺點,絕非完美的人;他會一時糊塗,做出錯事;也會在面對後果是表現出自私和怯懦的一面(如果你還記得大衛偷情的事情,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當災難臨到後,大衛的內疚與懊悔,使我們看到他仍是一位滿有牧者心腸的君王。而他每次誠懇的懺悔與淚水,在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中得以不斷復原與站立!

正如大衛的詩篇51所說: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靈;

 神啊!破碎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是啊,一顆破碎了的痛悔的心,上帝你從不鄙視!

來到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大衛聽從上帝先知的話,去前往一個禾場來為耶和華建立祭壇,準備獻祭。而其中的插曲是當時的地主在知道大衛的用意後,準備免費提供獻祭的牲畜和燃料,然而大衛拒絕,他親自購買向神獻祭的禾場與牛。此舉顯示了大衛一貫的性格,就是從不虧欠別人,而對於奉獻給上帝的也從不敢馬虎。

這就是大衛,也是撒母耳記作者對大衛一生的總結。不是只有歌功頌德一種聲音,而是好壞參半、不下道德判斷的敘述式描寫。而這樣的歷史記述,才是可以帶給後人去不斷思考與反省的史實和教訓。
讀到這裡,您是否對撒母耳記充滿興趣呢?是否對這段以色列歷史最為精彩的人物與事件產生興趣呢?那就需要讓我們從第一章開始看起!下一周,我們會看作者如何讓轟轟烈烈的大衛皇朝故事竟然從一個小人物的苦情戲開始上演。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思考問題:

1 疫情當下,你會如何思考在禁足生活中活出合神心意的家庭生活?

2 你會如何回顧總結自己的一生?在你生命中,會如何追述上帝的恩典與作為呢?

3 你認為大衛是一個怎樣的人物?你怎樣評估這樣的人是合乎上帝的心意?

4 你認為第24章所記載的疫情,是自然災害還是上帝作為?與大衛有怎樣的關係?



羊太太的回應

           " That's not fair!  " 這是每次提到暑假因疫情不能坐飛機時,我們家羊三姐的反應。孩子不明白為何明明自已沒有作錯什麼,為何要被"罰"禁足在家。一番安撫、解釋過後,孩子都會明白,嘟著嘴自已到一邊玩,不過沒過幾天又會來一次"That's not fair! " 。其實,不單只是孩子,我們大人有時也會有這心情,真麻煩!煩死了!什麼時候才回復正常?(什麼是正常呢?疫情可以令人有很多反思,只要能平心靜氣的話)

教會改線上聚會,羊爸開始把講章逐字寫下來,已經寫到第16週了。這對羊爸來說不容易,他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準備,把口語變成文字,更需要安靜和專注的時間。但這段日子卻天天和5個小孩一起窩在家中,一大堆的家務需要他來分擔。我們一家七口有七個時間表,七個對生活的期望,卻窩在一間屋裡,要彼此協調、彼此體諒實在不容易。孩子們也慢慢學會什麼時候要識趣,不要來惹正在寫講章的爸爸,更不要來吵正在哄羊小丁睡覺的媽媽。"要吵出去吵!"正在吵架的幾隻小羊,可憐兮兮,不知道出去那裡?要實踐合神心意的家庭生活,我們天天都在學習!

無論什麼境況,我們一家人要一齊面對,一起學習感恩,要一起學習過喜樂的生活。我們大家一起分擔家務,就開開心心地作,怎麼可以做到呢?由媽媽開始囉。好好禱告求上帝讓的我每天有喜樂的心,能成為家中喜樂的源頭,而不是牢騷、大吼大叫的源頭。壞脾氣會一傳一(而且立即見效),喜樂的心也是一樣,我們家老二常會悄悄走過來問我,你今天開心嗎?他這麼一問,也許他發現媽媽今天是累了,又發火了,然後會主動來給媽媽按摩腳。家中有個小暖男真是幸福,更何況我們家其實不只一個呢。我們家羊爸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之餘,也用心地給大家作好吃的:山東餃子、咖哩雞、碳火羊肉煲⋯⋯不止這樣,他還願意陪羊小丁玩,好讓媽媽可以給波波哥哥(老四)上課、讀故事,陪哥哥、姊姊練琴。原來不只媽媽,羊爸也在求上帝加力量讓他也成為家中喜樂之源。我們大家一起努力,齊心抗疫,開開心心地為家人付出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