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阿姨Joyce準時到了,才知到她們家昨夜屋頂連夜漏水,一早她還冒著雨走了 40 分鐘山坡路準時來上班,還問我要不要趁有雨把昨天買的小藍花種上,如此敬業的幫傭實在非常難得。在烏干達,我們見過不少人一下雨就躲在家中等雨停,也不會通知聲,認為下雨就是放人鴿子的合理理由。以前會認為在烏干達就要適應這"習慣",現在發現原來不是的,有很多貧苦老百姓敬業樂業地生活著。看見路人用膠袋套頭冒雨走著,我們不可以見怪,反而應佩服他們如何去面對困難。他們捨不得花錢或是沒有能力買一把傘,一件雨衣,卻為他們的生活努力著。甚至可以有喜樂的心情為別人在雨中種上小藍花。今早,我們的孝宣老師(新加坡來的短宣同工)也冒雨打BODA往貧民窟小學奔去了。我們為他的責任心與教學熱情感謝上帝。不管今早到學校的孩子有多少,也許孩子們也會想到底大雨要不要出門,我相信,當他們見到老師出現時,老師的身影是有影響力的,影響著他們下一次,甚至今後的抉擇: 下大雨是可以出門的。
雨季來了,生命成長吧。